东莞纪检监察网

私义行则乱 公义行则治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日期: 2018-01-11 09:31 【字体大小:
  古人云: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做人做事,凡以私利为出发点的,没有能走得长久的,从古至今莫不是这个道理。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有很多人推荐他的胞兄孙眉做广东都督,孙中山不同意,惹得孙眉跑到南京兴师问罪。他劝大哥道:“你是我大哥,家里的事我可以听你的,国家的事,可就不能随便。”反观后期的国民党政府,专横自私、任人唯亲,党内也是派系林立、山头主义横行,以致公私不分全无规矩可言,最后的结局众人皆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天下为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政治追求,是历代仁人志士为之不懈奋斗的社会理想,更是每位党员干部应当秉持的价值观念。
  共产党人没有任何私利,只有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守住这条准则,就能事业顺利、有所作为;一旦忘记了这一条,就会同党和群众离心离德。近年来落马的官员中,有为个人爱好而来者不拒者,有为配偶子女的生意而出面站台者,也有为朋友老乡的请求而破例照顾者。凡此种种,莫不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将私义摆在了公义之前,不仅破坏了当地的党内政治生态,而且严重侵蚀了我们党执政的群众根基。
  坚持把公义摆在私义前,首先需要的就是担当精神。在日常工作中,有的人认为严格依纪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会受到别人的讽刺挖苦,实际上为自己思虑得多而对公家思考得少;有的人担心守土尽责不容懈怠,会遭到个别人的打击报复,实则是缺乏勇于担当的意志品质。这样一些人看似“有情有义”,实则是混淆了公义与私义的界限。那些一心为公的人,最终都能得到群众的理解;而少数公私不分的人,只想着如何少惹事多拉拢人,看似谁也没有得罪,却是什么正事也没有干成。
  为公之心多一寸,不正之风便会少一尺。在党内政治生活领域,更加需要坚定不移的政治定力。既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拉山头,就不要怕被个别人诽谤和排挤;既然决心维护良好政治生态,坚决不搞团团伙伙小圈子,就不要怕被人说成是不合群。不徇私情得罪的只是少数人,违背党纪国法却要得罪十三亿人,这是笔再明白不过的人心账。事实上,只要手中握着公正的天平,自然没有人找你走关系;只要心里装着百姓冷暖,定然不会在纪外法外开辟私域。
  说起公事公办,一些人的印象常常是拒人千里之外,或是太过教条不知变通。其实,公事公办无需拒绝正常的交流往来,也不该刻意让亲朋好友间感情变得生疏,而应当将其视为凝聚人心的法宝,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带动、鼓励更多人不为私情坏公义、一心为公干事业。“为公”也绝不该板着一张严肃的面孔,而应当具有充满亲和力的笑颜。事实上,在严守党纪国法的前提下,需要党员干部更多能与群众贴心、交心,需要在工作中增添更多理解、温情。
  有这样一副对联说得很好,“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个人私情若不撇开终会成为累赘,能控制住内心的私欲方能有所作为。(尉承栋)
中共东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东莞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路99号行政中心大楼主楼14层 邮政编码:523888   粤ICP备19111585号-1    网站地图
首页 莞邑廉情 信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