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纪检监察网

公其心 万善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日期: 2019-10-11 09:56 【字体大小: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
  ——《从政遗规》卷下《言行江纂》(清·陈弘谋)
  译文
  人只要有一丝贪图私利的念头,就会由刚直变为软弱,由聪智变为昏庸,由慈悲变为残忍,由高洁变为污浊,从而损坏自己一生的名节,所以古人都把不贪不占视若珍宝。
  解读
  《韩非子·五蠹》中指出:“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意为只顾自己是自私的表现,而放弃自己利益就是大公无私。由此可见,“私”就是只为自己打算,包括私利、私欲、私心、私念等。山西榆次老县衙上有一副对联:“大其牖,无光入;公其心,万善来。”意思是说窗户开得大,阳光就享受得多;凡事秉持公心,各种善念善举就会出来。
  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征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魏征之谏都是为了江山社稷,而丝毫没有自己的私利。不论是他提出的“偃革兴文”,还是他建议的“廉听广纳”;不论是他进言的“知人善任”,还是他忠告的“居安思危”。无不反映出他对李唐王朝的耿耿忠心,满腔热情,这其中也包含着对黎民百姓的体恤和爱护,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卓识与情怀。
  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作风败坏、以权谋私,根子就是一个“私”字。很显然,私与公势不两立,凡为官行私者必不公。因此,秉公要求“守正”与“去私”。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也只有常怀天下为公之心,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抛弃私心杂念,把欲望关进自律的笼子,才能无畏、从容,才能不出事、干成事。
  明朝贤臣周新十分珍视自己的名节,身为名宦的他始终廉洁奉公,一心为民。一次,有人给周新送来一只烤鹅,家人推辞不掉就收下了。周新为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便把那只烤鹅高高地挂在家中显眼之处,以后再有人送礼,他便指着烤鹅说,如果执意要送,照挂不误。从此再没有人敢给他送礼了。“悬鹅示众”的典故便由此而来,流传至今。

中共东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东莞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路99号行政中心大楼主楼14层 邮政编码:523888   粤ICP备19111585号-1    网站地图
首页 莞邑廉情 信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