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纪检监察网

恪守从政“公理”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日期: 2017-09-15 09:26 【字体大小:
  曾经的明星官员,如今沦为“阶下囚”,海南省琼海市委原副书记陈列雄在忏悔时说,多年的权钱游戏中他悟出了一个“公理”:只要别人有求于自己,只要能为别人办事,只要是涉及工程之类的事,必定会得到丰厚回报。此语颇为赤裸裸,但的确是不少贪官的“腐败信条”。对党员干部来说,何为当官从政的“公理”,值得细细思量。
  权力是把双刃剑,当官关键是用好、用对权力。很多落马的党员领导干部当官伊始,还能做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时间长了,面对种种诱惑和利益,只看到权力带来的好处,而忘了权力的本质。人民赋予的权力,沦为官员个人的工具,凭借如此“公理”,即便能享受一时、颐指气使,也一定会被权力这把“双刃剑”所伤。实际上,论“公理”,领导干部应该清楚,权力是一个神圣的东西,要为民所用。
  恪守为官从政的“公理”,立场很重要。有个别领导干部陷入事务主义的繁冗之中,认为做好手头事就没错,却很少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有个别领导干部信奉“影响力学”,觉得“坐着不说话,就是个影响力”,久而久之会放松、放任……不管认为干好了手边活,还是自己并未直接参与腐败,这些想法都是“无理之举”。毕竟,权力会产生延伸效应,每个领导干部都不能“自欺欺人”,什么一定要做到做好,什么是千万不能触碰的红线、“高压线”,这些应当心中有数。领导干部只有时刻保持清醒、保持警惕,在权力的疆界内让其为人民、为事业发挥最大效力,才是应有的本分。
  不谋私,必须为公、为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实际上,除了当官不能为发财,领导干部还要多想想“当官为了什么”。是当权力的掮客,还是老百姓的勤务员?是当群众的老爷,还是百姓的学生?能否把更多心思、精力放在改善民生福祉上,能否把更多权力、资源用在干事创业上,能否把最大的勇气、魄力使在深化改革上,检验着领导干部所秉持“公理”之“公”的成色。根本上说,老百姓的高兴、赞成与满意,才是评判“公理”的标准,也应该成为当官从政不能忘却的初心。
  人常说,“公道自在人心”。这个“人心”是金钱买不来、权力换不来的,而要靠扎扎实实的作为、勤勤恳恳的耕耘来赢得。不少官员落马后追悔莫及,事后清醒虽晚矣,但也不失为一种警戒,给人以警思。领导干部应恪守为官从政的“公理”,在党心、在民心、在人心,这才是应为之不吝用力的方向。
中共东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东莞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路99号行政中心大楼主楼14层 邮政编码:523888   粤ICP备19111585号-1    网站地图
首页 莞邑廉情 信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