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纪检监察网

精准施治,让“小官小贪”无处遁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日期: 2018-06-13 09:43 【字体大小:
  镇残联工作人员冒用残疾人一卡通,村民小组组长占用村集体土地破坏生态环境,村委会主任虚报青苗数量骗取补偿款……近期,各地纪委监委网站先后通报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用从严查处、通报曝光的实际举措,再一次宣示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老虎”露头就要打、“苍蝇”乱飞也要拍的鲜明态度。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对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越挖越深、越查越细。从通报曝光的典型案例来看,其中大多数都是“小官小贪”,呈现以下特点:贪污金额小——如河南舞钢一村会计克扣群众燃油补贴费,只有区区60元;花样类型多——被通报干部中,有克扣贫困家庭补助款的,有骗取农业保险救灾钱的,有截留农村低保户养命钱的……可谓是点多面广数量大。相较于引人侧目的“小官巨贪”,看似不起眼的“小官小贪”,往往单个体量虽小,但总量却惊人,危害不可小觑。
  不可否认,“小官小贪”这类微腐败突发性、分散性强,在客观上确实存在一定监管难度。基层是权力的“神经末梢”,个别干部容易产生“天高皇帝远、官小没人管”的侥幸心理,以为“贪点占点无所谓”;基层是个“熟人社会”,各种关系网、利益网交织,有的干部抹不开情面,被“能办就办,不想伤和气”的思想左右;加之,当前基层监督体制机制客观存在的一些漏洞,也为“苍蝇”滋生提供了温床,导致小微腐败在一些地方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儿,又起一茬儿”。
  “蝇”贪泛滥,其害如“虎”。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与问题也在基层。如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解决好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打通党和国家惠民利民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在正风反腐中享有更多获得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道“必答题”。
  治理基层“小官小贪”,监督与惩治两手都要硬。监督需要擦亮眼睛、发现问题的本领,通过监督找准病灶,执纪问责、调查处置就会有的放矢。想把好脉、精准发现病根,基层纪委监委既要有眼光向下、近处观察的本领,也要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思维。老百姓就是干部身边最好的监督员,对于民生资金、“三资”管理、征地拆迁、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开展监督的主动性、积极性,与纪委监委的监督形成强大合力。执纪问责、调查处置考校蛇打七寸、对症施治的功夫,只有从严执纪执法不手软,公开通报曝光不护短,才能达到小惩大诫、以案明纪明法的效果,让铤而走险者付出代价,让蠢蠢欲动者望而却步,最大程度降低“小官小贪”的发生率,最大程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治理基层“小官小贪”,不能像“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不能止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要抓共性问题,又要抓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个性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勤拍“苍蝇”的同时,也要举一反三,常想一想哪些干部群体容易犯错、哪些贪腐问题较为普遍、哪些领域需要重点监督和治理,关口前移,加强制度建设,“种疫苗”、常体检、治根本,将一场场“拍蝇”战役的成效连点成线,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当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力量重点向监督倾斜,工作持续向基层延伸。随着监督“牙齿”越磨越利,纪法尺度越来越明晰,再细小、再“隐蔽”的贪腐行为也逃不过监督的“火眼金睛”。(翟濯)
中共东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东莞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路99号行政中心大楼主楼14层 邮政编码:523888   粤ICP备19111585号-1    网站地图
首页 莞邑廉情 信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