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纪检监察网

常怀愧对之意,便是入德之门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日期: 2018-11-12 11:24 【字体大小:
  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对群众常怀愧疚之心,可以激励我们不忘人民养育之恩;对事业常怀愧疚之心,可以鞭策我们不断进取。然而,身为共产党人,”常怀愧对之意“不是终点,重要的是以”有愧“之心求”无愧“之言行,以忘我工作成就无愧业绩。
  “常怀愧对之意,便是入德之门”,这个说法源自清代名臣曾国藩。曾国藩在日记里写道:“大抵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如觉天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天;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觉处处皆有善气相逢。如自觉我已无愧无怍,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啬,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这段话的意思是,人要常怀愧对之意,在受了别人的好处后要知足,懂得受之有愧,而不能心安理得。有了这样的心态,便能得善气而远离戾气了。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济民历来被奉为为政之道。举凡以天下为己任的好官清官,无不常怀无为而愧的操守良心。唐代诗人白居易任地方官时,做了不少造福百姓的好事,但他并不居功自傲,而是经常“照镜子、正衣冠”。白居易35岁官至县尉时,曾写《观刈麦》一诗:“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他对自己不事稼穑而能有三百石的俸禄,很是惭愧。37岁时,白居易得了个左拾遗的职位,俸禄一下子翻了几番。他在诗中写道:“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此时的俸禄让白居易生活颇为安逸舒适,他越发感到有愧和不安了。唐代另一位诗人韦应物,在苏州刺史任上碰到大旱饥荒,百姓纷纷外逃。此情此景令他深感不安,写下“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为自己身染疾病而无力救灾深感愧疚。
  中国古代的清官良吏,把勤于反省、自我砥砺视为修身的要诀、做人的准则,认为常怀愧对之意,便少有得失之心、颓废之心,便能激发自身潜能,逐渐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抱负。而在共产党人的眼中,“常怀愧对之意”有更深的内涵,不仅关乎个人修养,更是党的宗旨的体现。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寒冷的冬夜,焦裕禄召集兰考县委委员开会。人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是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当时,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飞驰而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同志们,你们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正是带着一种对自己近乎苛责的愧疚之心,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对群众常怀愧疚之心,可以激励我们不忘人民养育之恩;对事业常怀愧疚之心,可以鞭策我们不断进取。然而,身为共产党人,“常怀愧对之意”不是终点,重要的是以“有愧”之心求“无愧”之言行,以忘我工作成就无愧业绩。无论是焦裕禄、谷文昌,还是李保国、廖俊波,他们都把对党和人民的愧疚之心化为拼搏进取、不懈奋斗的动力,以“有愧”赢得了“无愧”。
中共东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东莞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路99号行政中心大楼主楼14层 邮政编码:523888   粤ICP备19111585号-1    网站地图
首页 莞邑廉情 信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