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也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在广东省纪委监委和东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东莞市纪委监委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作为抓好集中整治的根本遵循,站稳人民立场,扛牢政治责任,纵深推进集中整治,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更加可感可及。
上下贯通拧紧责任链条
市委把集中整治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推动集中整治与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百千万工程”、我市十件民生实事等重要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起“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调推动、市镇主抓主战”工作体系。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领导、靠前指挥,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学习、研究布置集中整治工作,就集中整治作出具体批示,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意,层层传导压力,把集中整治引向纵深。
市政府切实担起政府系统集中整治主体责任,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定期主持召开工作会议听取相关市直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工作情况,对深化集中整治作出具体部署。分管市领导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主动包挂分管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任务,督促相关市直部门履职尽责,以项目化方式坚决纠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市纪委监委深刻把握集中整治的重大政治意义,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安排,深入整治“校园餐”、集体“三资”管理、医药等领域突出问题,通过查办有影响、有分量的风腐案件,推动办好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2024年4月以来,全市共立案审查调查相关问题1659人、处理处分1172人。
齐抓共管整治突出问题
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集中整治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与相关部门建立“双专班”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合力,深化专项整治,不断推动重点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整治教育领域“顽疾”。市纪委监委以推进全国性的“校园餐”管理问题专项整治为牵引,结合东莞实际将整治“教育乱象”作为特色整治项目同部署、同推进。强力整治“校园餐”管理问题,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深入中小学开展实地督查,督促整改食堂财物管理不规范等问题3027个,健全制度71项,推动中小学全覆盖成立校园膳食家长委员会1820个。深化整治教育领域突出问题,围绕教育收费、物资采购等6项整治重点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00个。严肃查处某镇一民办学校违规收取校服费问题背后的责任人员,责成该校向2200余名学生退回违规收取的校服费,切实守护学生和家长权益。
——守好村(社区)“家底”。深化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紧盯集体“三资”规模较大、信访矛盾突出的村(社区)开展实地督查,发现并推动整改超长期合同、“三资”交易不规范、债权追收不到位等问题356个,推动市农业农村部门全面铺开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交审分离”工作,对全市村(社区)开展问题排查,切实守护村民“钱袋子”。着力整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坚持案件查办与问题整改一体推进,严肃查处某镇党委原委员叶某等人在乡村振兴领域以权谋私问题,推动有关职能部门整改问题238个,落实各级惠农补贴,惠及群众27万人次。
——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围绕影响群众看病就医的行业作风突出问题,多措并举回应群众所期所盼。紧盯药品、器械采购等关键环节,严肃查处“靠医吃医”、收受供应商回扣等问题,深入整顿医药领域乱象。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全市45家二甲以上医院接入省互认平台,共调阅检查检验结果109.24万次,互认次数72.87万次,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聚焦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涉企“三乱两多”、违规出让土地、基层行政审批窗口“微腐败”等专项整治,发现并督促整改乱罚款、违规审批等问题262个。编印《东莞市政商交往行为指引手册》,列明涉及企业发展的十类事项正、负面清单,持续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社区)停车管理不规范问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和镇街聚焦收费不规范、收费不合理、服务管理不到位等9大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出台《东莞市村(社区)停车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切实提升村(社区)停车治理水平。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案件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合力攻坚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改革,推动落实全行业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等19项具体措施,健全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监管体系,阻断腐败滋生蔓延。
——夯实安全生产防线。紧盯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督促守牢安全生产底线。针对不同时段突出安全问题,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共检查物资仓库、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场所83处,发现并督促整改值班值守、隐患排查、物资保障等方面问题75个。以严肃问责撬动责任落实,针对生产安全事故背后失职失责问题严肃追责问责。重点推进“整治城镇燃气安全问题”项目,严肃查处某镇城管分局、公安分局原“一把手”收受贿赂问题,推动市城管局开展全市城镇燃气“安燃”十大行动,督促推进“瓶改管”惠民政策落实,全市1.6万户居民从中受益。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整治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找准民生实事“小切口”,用心用情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好事,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整治成果。
麻涌镇纪委针对12345热线工单以及群众投诉反映的货车司机停车休息难、工业园区周边货运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联合镇相关职能部门及属地村委会,通过新建货运专用停车场和新增货运停车位、优化停车场导航服务、整合闲置边角地建设新型“司机之家”等措施,着力破解货车“停车难”问题。截至目前,该镇在重点区域建成2个货车专用停车场,新增610个停车位,日均服务约510车次,货运车辆乱停放现象锐减,今年上半年相关投诉环比下降59.5%。
南城街道纪工委紧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体活动需求,通过实地走访、蹲点调研多渠道收集群众、学生家长意见建议,推动南城教育管理中心、街道各中小学完善开放校园文体资源共享措施,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推广“一键预约”小程序。去年4月以来,南城街道共15所公办、8所民办学校在节假日免费对外开放体育馆、阅览室等场地设施,共有市民383500多人次使用学校体育场所,其中线上预约入场209176人次;入场使用图书阅览室6786人次,预约使用多媒体报告厅312批次。家住南城阳光中心小学旁边的陈女士表示,“一直羡慕的校园足球场、跑道,如今自己也能在里面肆意奔跑,免费享用了!”
企石镇纪委聚焦居家养老服务领域,联合镇公共服务办、各村(社区)对镇内独居、残疾、高龄和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庭状况、房屋情况和改造需求进行走访排查,上门共同商讨制定一户一策实施方案,提供老旧热水器更换、厕所防跌防滑装备设置、厨房安全改造、电线老化更换、防滑地面改装、安全把手安装、无障碍设施加装、屋面瓦面漏水维修等28类共100项个性化改造内容,共为36户老年人居住环境完成改造,获得老年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企石镇姚伯伯送出感谢锦旗时说道:“感谢你们,真是太实用了。现在下雨天和上厕所再不用担心滑倒问题,生活更加安心舒心了!”
中共东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东莞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路99号行政中心大楼主楼14层 邮政编码:523888 粤ICP备19111585号-1 网站地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