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莲”推“廉”
——读《廉洁修身(大学版)》有感
来源:东莞纪检监察网 |
发布日期:
2017-05-18 10:03
|
【字体大小:
大、中、小】 |
|
莲,有着“花中君子”之称。她高风亮节、清雅脱俗,她是“廉”的化身,意蕴着坚贞、纯洁、谦逊、恬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贤士写下了无数篇颂赞莲的诗词、文章,尤以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为著。他在文中毫无修饰地直白自己“独爱莲”,只因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在世俗洪流中那不张扬、不迎合、不媚俗的气度,使我们对它油然而生敬仰和尊重。因而,人们崇尚莲,崇尚她那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高贵品质。可见,莲之品质是时代的呼唤。在倡导社会主义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崇“莲”推“廉”。
“廉”与“莲”同音,虽形异,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孟子》曰:“廉,人之高行也”。所谓廉,是指去除私欲,不贪钱,不为己谋私利,因而,能做到廉字就是人的最高境界。若说莲是花之君子,则廉是人之正品。
与廉相对的是贪,贪欲是祸害的根源。正所谓“贪”字头上一把刀,贪者向来贫。毛泽东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袭击而被之腐蚀。直至今天,仍有一部分人禁不住内心的贪念,为了一己私利,丢弃了“莲”的气节。
古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历来人们推崇廉洁,更涌现出不少洁身自爱、恪守清贫的清官廉吏,古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今有“三辞新居”的总军械部部长王树声。他们品“廉”如“莲”。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廉洁文化的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要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倡导反腐倡廉。由此可见,崇“莲”推“廉”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崇“莲”推“廉”,执政者要如 “莲”一般“不染”、“不妖”、刚正不阿、廉洁从政,保持着克己奉公、心系民众的高洁气概,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如 “莲”一般香远益清、历久弥新。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私欲膨胀、利益权衡的大环境下,执政者如何成为一朵洁身自好之莲,则需要懂得 自我“修身”。
“修身”一词最早出现在《墨子·非儒下》篇里:“远施周偏,近以修身。”所谓“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修身,《礼记·大学》里讲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也就是说,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出了“三严三实”,把严以修身放在了首位。综述可知,修身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 “内圣外王”。执政者修身,首先要达到“内圣”,即通过修身将道德人格提升至“圣人”的境界,成为众人的道德楷模。其次,要成为“外王”,即通过参与经邦济世的社会活动,用自身的道德风范影响、引导和带领全社会,也即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执政者又该如何达到修身的目标呢?这需要执政者在做人处事中,不断地求真求实,脚踏实地,常抱一颗平常之心,守住清贫,以莲为鉴,清廉从政,直至达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至高境界。
“修身之道漫漫而修远兮,执政者需上下而求索。”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执政者要崇“莲”推“廉”,让我们的执政党永葆生机,让全社会绽放出“廉”之光彩。
作者:李淑珍(东莞市沙田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