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妇联积极挖掘本土优秀家风家训资源,大力推进家风家训馆建设,在全市范围建成31个镇(街道)、村(社区)家风家训馆,推动家教家风活动常态化开展。
因地制宜盘活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全市宗祠、旧居等历史建筑,在保持原有建筑形制与历史痕迹的基础上,植入家风教育功能模块。如,黄江镇田心社区通过对古建筑“振声公祠”实施微改造,保留清代科举世家苏氏三代功名印记,建成社区家风家训馆。2024年12月建成以来,已开展参观学习主题活动8场,共约2000人次参加。莞城街道西隅社区将近400平方米闲置物业改造为开放式家风家训亭,把它作为进行亲子交流、家风传承的家风建设阵地,日均接待居民超200人次。
分层分类丰富内容供给。各家风家训馆通过分层递进的内容供给,开展适配不同群体的家风宣传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度。面向儿童,设计家风家训动画、互动绘本等内容。如,南城街道石鼓社区家风家训馆采用漫画形式展示新24孝,配套玉兰讲堂开展互动教学,培育出20户市级美丽庭院典型户;望牛墩镇望联村家风家训馆创新“DIY动画家风”活动,吸引100个家庭参与。针对青少年,组织家史家训探究学习、传统族谱研读、祠堂考察等内容。如,黄江镇龙见田社区家风家训馆依托东江纵队旧址“敏斋公祠”,将革命文物展陈与亲子实践活动结合,年均开展“重走东纵路”等主题参观学习活动30余场。
结合融合涵养优良家风。通过建立“家风建设+基层治理”联动机制,形成家风建设特色品牌。如,万江街道拔蛟窝社区将家风家训馆建设与花卉超市相结合,引导家庭成员通过在花卉超市注册领取“花卉超市积分卡”、参与“千家万户亮家风”活动等获得积分,兑换相应积分的植物和物品。2024年12月开馆以来,已积攒1700积分,兑换绿植68盆。茶山镇南社村“家和”家教家风主题馆发挥“家和万事兴”传统家风家训的作用,运用传统家训赋能基层调解工作,成功化解家庭邻里矛盾2宗。(市妇联供稿)
中共东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东莞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路99号行政中心大楼主楼14层 邮政编码:523888 粤ICP备19111585号-1 网站地图 |
![]() |